人為何迷惘?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三年前,我孩子剛滿一歲,
家裡的開銷來到每月八萬的高峰時,
卻發生了一件令人事情「我被fire掉了!」。
瞬間領悟到一件事情「再厲害也有失業的一天」。
當晚六點時,
老闆突然打電話給我,請我去辦公室找他,
心想:「怎麼會這時候打給我,有不好的預感。」
走進辦公室後,
王老闆眼神凝重地看著我,請我坐下來
變拿起萬寶龍的筆開始在白紙上寫了一大串東西,
寫的正是我的離職條件:
- 條件1:照勞基法辦理資遣資遣費約8萬
- 條件2:對外宣稱自願離職,但會多給離職費21萬
「這兩個條件你選一個,讓我們好聚好散」王老闆說著。
「這麼突然?怎麼了嗎?」我問著。
「你的階段性任務結束了,你的管理方式與公司未來的方向不同,我想機會給你也夠多了,你就做到今天就好,諒在你也有小孩,該給你的不會少。」王老闆鐵了心的說著。
「我可以跟我老婆討論一下嗎?」我無奈地說著。
「可以。」王老闆回答。
當我默默走出辦公室時,
店內一群員工正開心聊著下班後要去哪唱歌時,
跟即將被資遣的我對比起來顯得格外可悲。
當我走到店門口外時,
拿起我的Iphone撥給我太太後說:
「我被fire掉了,公司叫我做到今天就好。」
太太冷靜的說:
「也好休息一下吧,你盡力了公司還這樣對你,那樣的公司也不值得你留。」
掛上了電話深呼吸三次後,
走回店內寫好離職單後,
開始收拾我的東西。
收拾時,
我用眼睛的最大肌力看了健身房好幾眼,
看了看當時的夥伴好幾眼,看著從0到有的場館。
就這樣2017年11月正式卸下我的店經理職位,
離開了說真的有很多不捨、難過。
即便過了一周,還在思考自己要何去何從時。
好險……
自己當時持續在臉書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
我收到了輕適能集團的區經理一職的邀約,
那次讓我從谷底翻身上來,
這次我一改之前高壓的作風,反走僕人式領導,
期望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
同時,
我看了一本寫作的書〈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書中的作者Spencer靠寫作兩年內從默默無名的金融專員,成為年薪千萬的自媒體紅人,這激勵起我想把寫作鍛鍊好的契機。
我每周固定寫一篇健身產業專業文,
一開始發文效果普通,
後來再搭配現在流行的扁平化圖式後,
瀏覽率大增,開始打響了自己在業界的名氣。
2018年底,我利用社群的力量,
開了第一梯的「台灣健身拳擊訓練師」,
那次的獲利20%分給輕適能的協會後,
扣除成本的獲利高達近十萬。
原本正開心地想:
「如果平時的工作繼續做,假日再抽空開課,
這樣收入不就可以破30~40萬了嗎?」
但古人云:「囂張沒有落魄的久」
2019年1月,輕適能集團無預警的收掉,
讓我再一次面臨了「被失業」的難關,
所謂的計畫敢不上變化,有時就是這麼的臨時。
這讓我領悟到了一件事情:
「大公司也會倒,公司養我們一輩子的時代結束了。」
在肺炎屌打全世界的同時,全球企業倒閉數量高達25%,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創造不同的收入。
以健身教練為例子:
假如目標月收入12萬,但收入百分比可以微調,
8萬來自於一對一教學和銷售獎金、
2萬來自於講師教學、
2萬來自於器材代言或葉配。
這樣就算一個收入斷了,
還有其他收入支撐你的生活,
不會一時之間造成你的生活困難。
還想要開店嗎?
這是開店成本高到想哭的年代,
鐵飯碗不再是吃到飽的保證,
一輩子吃人頭路的時代即將末日,
所以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什麼呢?
- 提高自己的教練課售價
- 可以招開屬於自己的高價團課包班(一個人收800~1000元)
- 源源不絕得學員(意思是你擁有挑客戶的權力)
- 銷售不同的知識型產品(減脂專班、壺鈴專班、線上課程、培訓專班)
- 擁有不同收入的可能性(品牌代言費、業配收入。)
你可以是私人教練,
同時做主管、講師、甚至網紅教練路線。
現在是通才扁專才的時代。
查德自己四年前,
在世界做教練周末經理時,
我同時也在THUMP做助理講師。
講師工作幫助我的徵才,建立專業權威感;
當我做教練時,同時在學校和企業單位演講,
並接一些的葉配文。
以上的經驗看似無關,卻能同時進行。
這在其他行業已是進行式了。
(舉例:講師、管理職要教育訓練也銷售,所以把通識技能練好,就容易互補。)
這世界讓我們很困擾,
是因為我們總覺得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也就是執著於對錯;
但在這個通才的時代,
以一技之長為底,在慢慢增強其他領域的知識,
才是在這個時代穩贏不敗的必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