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今天為止已經寫了99篇文章,
不包含莫名其妙的金句外。
已經遠遠超過我第一年寫作的量了。(第一年只有寫50篇文)
很多人都以為我只是做事情很快,
但是其實比起做事情很快,
我最喜歡的就是分析數據。
我以前還在健身房做主管時,
超級喜歡分析各種成交率、到訪率、轉單率、成交來源、過去數據。
即便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後,
我還是不斷思考,要怎麼分析自己的發文狀態,
才知道自己做的好還是不好?
一篇文按讚數很高就是好嗎?
一篇文分享數很高就是好嗎?
一篇文瀏覽率很差就是差嗎?
有些時候想再多也不知道問題,
這時候就是需要靠數據分析來突破窘境。
每周五的時候我會把過去的發文數據用EXCEL表整理好,
一方面是回味一下過去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是整理一下自己,
清楚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走才能越寫越好。
透過這個數據我也發現了自己的經營新方向,
過去多數的發文我還是以教練生態為主,
最近嘗試了將過去的故事結合打臉直銷,
也做出了滿好的瀏覽率。
接著我一直思考有些瀏覽率這麼高的文章,
如果把它錄成錄音檔放到Podcast上,
效果會如何呢?
目前看起來成效也不錯,
讓我的Apple podcast頻道在健康與瘦身分類,
昨天還一度衝到了前十名。(但是現在又掉下來了XD)
即便心態再正確,
如果少了自我分析,
當做不好的時候就很容易落入低潮,
甚至開始自我鞭打等等。
但是靠著好的數據分析,
再做新的嘗試時,即使效果不好,
自己心裡也知道,那就是一個實驗,
實驗本來就會有好壞之分。
人要過得更好,
就注定要不斷的冒險和嘗試,
我很喜歡社群大神Garyvee經營社群的刺拳理論「Jab Jab Right hook」
因為在拳擊裡面,拳王能夠秒殺對手,
多數是靠著一個好的刺拳(Jab)來找出對手破綻,
找到破綻後才會揮出一記必殺右鉤拳來打爆對方。
而不斷的揮出刺拳就像在社群媒體上不斷的發文之後,
記錄自己的成果,
才知道甚麼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必殺技。
(可能是銷售文案也可能是揪團賣東西)
沒有紀錄,沒有分析,
就如同無頭蒼蠅亂竄一樣,
很容易就陣亡。
分析自己,
不僅是對自己的鼓勵,
也是找到讓自己成長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