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到底是服務業?還是教育產業?
2021 Mar 31 私人教練生涯規劃
有兩位健身產業大師曾經為此激烈PK過。
A老師說教練是教育家,
不該做業績、要配合客人需求,
要把正確的運動知識傳遞給學員。
B老師說教練是服務業,
做業績合情合理,配合客人對症下藥才是王道。
接著兩派的追隨者開始吵了起來,
就如同政治的藍綠鬥爭一樣,吵到不可開交。
那教練到底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呢?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更是個陷阱題。
執著於對錯的二分法在逼我們選邊站,
這問題根本其實沒有正確答案。
為什麼呢?
因為決定教練到底是教育業還是服務業的關鍵,
不是教練這個工作,而是由人的江湖地位來決定。
能把教練做成教育業的是有名氣有深厚背景的講師級人物,像是何立安老師、Pitt、vicky洪老師。
都是有數十幾年背景的人物,
這時他們說教練是教育業,非常合情合理。
那你呢?你有夠強大的江湖地位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你會發現一件事,
多數的教練還是用服務業的方式做教練。
講難聽點「教育家很難賺到錢」。
一個剛入行的教練,
如果他滿口教練專業經,
碰到有學員跟他說要考慮一下就翻臉。
這個教育家教練很快就會陣亡了,
因為在沒有資深的經歷加持下,
其他人只會覺得你在裝腔作勢!
看到這你可能會說:
「查德我們該怎麼辦呢?所以教練只能當服務業在做嗎?」
網路有句話得很好:
「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
所以我們要把教育跟服務業融合再一起,
簡稱「教育服務業」。
只是兩著的比重依照學員的狀況調整,
在學員跟你沒有信任感時,
教育與服務的比重是3:7;
當學員跟你的信任感和默契越來越好時,
我們就不一定要處處講人話,
可以多分享更深的專業知識,
這時候教育與服務的比重就可以拉到5:5,甚至7:3。
所以聰明的你應該發現了一件事情,
如果越多人信任你,你做教練就是教育業;
如果信任你的人很少,
你做教練就是服務業,甚至你要把兩者整合在一起。
而如何讓更多人信任你呢?
除了面對面的教學傳達好的理念外,
再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整理成文章、影片、音檔放在網路分享給別人,這也是所謂的經營自媒體(又稱個人品牌經營)。
而網紅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追隨,
是因為他持續分享有趣或有用的內容,
看得人多了,就對他們產生了「信任」。
今天就算有個一百張證照、相關博士學歷的教練,
他如果只服務一對一學員,
就算做一百年,他也沒辦法成為教育家。
因為他服務的人太少了,信任他的人太少了。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的作者spencer說:
「寫作是翻轉你的職場競爭力,讓你減少奮鬥十年。」
套用健身產業要把教練做成教育家,
要有相對應的江湖地位,更要向碩士生寫論文一樣,
定時、規律地在社群媒體和公開講座,
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
持續幾年,你的江湖地位就會提升了。
你才有可能把健身教練這個事業,做成教育業。
這條路很長,很不好走,要他人跟孔子一般尊敬你;
你就要跟當初的孔子一樣周遊列國14年,
即便不得志,也要宣達自己的理念。
如果做不到這件事情,
就放下教育者的身段,老實地從服務業做起。
沒有不好,至少會有新台幣會挺你一輩子。
最後,
千萬別被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干擾了你的思考。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
只有相對應的適合與不適合而已。
永遠要記得,
小孩才選擇,大人全都要!
你覺得呢?